“对德米卡来说,这不仅仅是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格里沙和他将来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界的问题。十五年后,格里沙要上大学,再过二十年他要参加工作,再过二十五年他也许就会有自己的孩子。苏联会不会建立起如同杜布切克那样更具人性化的共产主义社会体系?还是会继续坚持目前这种(苏联)共产党权威不可挑战、民众被克格勃残酷压制的暴政统治呢?”
–摘自《永恒的边缘III》第四十五章
从春节回家开始,便开始读最近的热门历史小说《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直到前天全部读完,读时酣畅淋漓百万字,读后,却让我这两天久久难眠。
且不论作者主线下的20世纪是否政治正确,也许这得再过100年来看21世纪才会得出答案。而作者在三部故事里所贯穿的平等、自由、人性,配合小说中跌宕起伏的剧情,值得每一个现世人的深思。
本篇开头一段其实相似的出现在整个系列很多次。
艾瑟尔带着私生子劳埃德艰苦生活,当看到社会的不公奋起争斗,直到晋位上议院仍在努力消灭这个世界的同性恋歧视;
茉黛沃尔特苦守4年终得团圆,他们一家在德国无论遇到怎样的逆境和苦难,从未想过逃离,因为逃离只解决自己,而解决不了后世。
格雷戈里目睹母亲死于俄皇残酷镇压,即便弟弟带走了他去美国的机会,却仍未放弃弟弟的孩子,一边抚养长大,一边积极革命。
是的,如果我们面对的不公,面对的苦难,面对的残暴,不去抗争、不去坚持、不去奋斗,若我们囫囵吞枣过完一世,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孩子又将生存在一个怎样的世界?
我不必告诉他们,奋斗了就有如何的金钱或者地位,至少希望孩子们在懂事后能够明白,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信手拈来。
遥想若干年前感动中国一位评委的话“如果你质疑这个世界还有真诚和善良,请先从自己做起”。同样的,如果我认为孩子的将来会与我有关,请先现在做起。

选图,柏林胜利纪念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