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文缘由//
忽然听到一首古风曲子,郭德纲徒弟张云雷的吉他伴奏《探清水河》。乍一听曲风优雅,歌声清脆。细一听好像是个男女故事,于是好奇让我展开了搜索。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害我一晚上笑的没缓过来。基本判断就是,荤曲而来,甚至不排除是清代的窑调艳曲。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在京西蓝靛厂火器营里,有一个吸大烟(又说卖大烟)的松老三,无儿却独有一女。女儿成人后由于父母没有关心婚事,一直未曾许配。直到被同村一个叫小六的撩拨,终于在一天私会到五更天时,丑事被父母发现。被父亲痛打之后女孩跳河自尽。
//故事梗概//
从时间地点来说,故事发生在清代中末期大烟弥漫的年代,人物均是封建时代的典型形象。
松老三夫妇在火器营贩卖大烟,不管女儿婚嫁,发现女儿私会时感到家风破败,硬是想要将其打死。
女孩成年后耐不住空闺寂寞,私定终身,被父母发现后又感觉没脸面活下去,投河自尽。
男孩在不同流传的版本里有些不一样。但是在多数版本的前半段可以判断不是个混混也是个二流子。有的唱成男的殉情,而在赵俊良先生的版本里结局是。刚想念“情人啊投河净为我”,然后准备“叫一声干妹妹阴曹把我等啊”,到了罗锅桥边却说“胳膊短水又深够也够不着”,然后太阳升起,拍拍屁股回家后想想此事,“虽然说没有死皮也脱一层”。
赵老先生版本
当然结局的各个奇葩版本可以在百度百科“探清水河”里看。个人还是偏向于赵俊良先生的版本,篇末说缘由。
//各种流传版本//
探清水河原为北京小曲,后改编为东北二人转,而原始的北京小曲据说已经失传,郭德纲是将东北二人转进一步进行了改编。
在2014年上映的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唱了类似二人转的探清水河之后,酒后土匪窝的小曲,能带来所有土匪的共鸣的,不言而喻,能是啥曲子?
我后来又继续翻到了在1960年拍的《林海雪原》的片段,也是用了这曲来迷惑土匪。
这就重复说明这曲的适用场景,导演的用意也是足够明了。
而目前网上流传较多的郭德纲张云雷唱的版本,整一个唱成了清新脱俗的爱情故事。但是这曲子的核心在于男女私会的场景,一更天女孩大莲独守空房空唱寂寞,二更天男孩小六门口轻咳示意到来,三更四更大家尽情发挥想象,五更天恋恋不舍却被父母发现。
由于是在太过特殊,网上能看到的三更四更已经是简化版,而在张云雷版本里压根就没提四更,其实网上流传的很多版本里都直接省去了。
但是还是有网友让他们自己打脸了,虽然比较少(多的应该上不了网),但是应该看得明白这个曲子的精髓,趁没河蟹可以先看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474028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4401123/
上述两个都是德云社自己唱的。
还有较为原版的东北二人转唱法
//最后总结//
参照了这么多版本之后,终于对郭德纲版本里要比作“阎婆惜”也就不惊讶了。只是曲子好听,词没参透,好调配荤腔,依旧难登堂。
在此揣摩下那个传播这个故事的古人,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松老三实为满人,有特权所以可以在火器营卖大烟,由于卖大烟罪孽深重所以老天不赐予子嗣后代(古代重男轻女)。大莲年少无知,被一个叫小六的混混欺骗感情,未婚私通(明清思想毒害)。被家人知晓并痛打后无颜面苟活,投河寻死。小六知道后痛苦流涕,只因为女子因他而死也想一起赴死(却不是因为自己的爱情)。到了桥边看到鱼儿游水,犹豫想想胳膊太短够不着水,还是作罢。回到家中想想虽然没死,但是也很难受,感觉像扒了层皮,感觉只是扒了层皮!(而混混就是皮厚)。
上面讲过了曲调之所以流传是因为私会的一更到五更天的细节描写,而这些细节恰是风流场所以及痞子窝里最喜欢的荤腔黄调。所以延伸到二人转的言语加动作,再到如今改了口风却又透露着莫名其妙的黄腔和诡笑。
发起这个故事的古人,原本应该是奉劝大家远离大烟,否则断子绝孙。而叙事手法上,却又非常像鲁迅大佬的风格。
综上所述,勿把艳曲唱成情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