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准备开始做板栗总会有人投来嫌弃,“是不是又要带壳?”

其实,秋冬季节吃板栗是非常养生的。除了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治疗和预防各种百度上宣称有效的疾病之外,无论是炒菜还是煮汤,都增添了更多的一份醇厚的美味。此外,板栗还是比较少有的能吃饱的淀粉类纯天然零食。
然而尴尬就在于他有个异常坚硬的外壳,食之酸涩,弃之却难。当下除了实用性研究在于如何更快的去除板栗壳的各种能工巧具之外,更多学者在研究板栗壳的诸多优点。
1,板栗壳色素以及多酚的各种性能,大多研究于抗氧化性、抑菌性能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等等;
2,板栗壳对各种重金属的吸附性能,主要有锌、铜、铬、铅等;
3,板栗色素的提取以及作为染料的性能。
总的来说,板栗壳自身也是一种良药,板栗壳煮汤可治反胃。甚至板栗树皮也可入药,简直浑身是宝。
如果烧菜做汤的时候不剥壳,一方面利用其药性作滋补,另一方面还能保留板栗果肉的香味更浓郁。此外,不知道栗子壳吸附离子的性能,算不算一种汤中活性炭?
那么,为什么我烧板栗从来不剥壳?
其实跟上面说的都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