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降温的太厉害,我等宅男通常只能在家考抖取暖。当然,还有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洗(有条件的就用泡)个热水澡,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洗澡。(嗯,这个标题就是洗澡的时候想出来的)
很多小孩子讨厌洗澡,因为浪费了很多玩耍的时间。后来不知道是不是生活节奏的加快,洗澡的频率越来越高,有些爱干净的甚至一天要洗个2-3次。后来有(xian)经(de)验(dan)的(teng)人士对洗澡这一居家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是不是看起来很扯淡然而又感觉很有道理的样子。
于是上网上搜了下大家洗澡的时候通常在干什么。排在前面的分别是:唱歌、刷牙、做白日梦、列清单(生活和工作)、思考人生、匆匆洗完。是不是因为洗了几十年澡太熟悉了,竟然没人认真洗澡了?

至少像我这样有文(diao)艺(si)气息的青年在洗澡的时候会有很多灵感的迸发。比如想建一个公众号,想写这篇文章,都是洗澡的时候决定的。唯一遗憾的是,洗澡时候的灵光太多,来不及记下来,洗完后很多都已经忘记了,跟做梦一般。
那么,为什么洗澡的时候思绪转的飞快灵感特别多呢?万能的知乎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给出了数学家亨利·庞加莱的说法:
“通常,一个人思考困难问题时,最初的工作不会带来太好的结果。休息一会儿,或者更长时间,然后重新坐下来工作。在开始半小时,像以前一样,没什么发现,然而突然决定性的想法呈现在思想面前。”

其实,洗澡这项活动给了我们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大体可以列为以下几项:
1,放松,洗澡是舒服的,享受舒服自然就是最放松的状态了。
2,独处,现在独处的机会越来越少,即使是蹲坑都要带个手机,除了单身狗,洗澡是唯一的独处时间了。
3,忽视环境,因为太过熟悉,因此完全忽视
上述条件成立后,结果也就来了,就是最高度集中的专注。专注下的思绪转的是飞快的,由于你不必在意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你完全可以天马行空的遐想,也就是上面说的做白日梦、思考人生。当然,由于大脑中存在着洗澡前的思考背景(某个工作遇到了困难,某个事情还未解决),这些问题也会突然迸发在洗澡时的思绪中。
因为没有思考的目的和外在的压力,更为专注的思考,很多时候说的顿悟,就是这么来的。

Kounios说:“没有特别的目的是随机顿悟的主要组成条件,一旦你手里拿上纸笔那就没有真正地放空你的大脑让思想漫游。”
适当的放空自己很重要,不仅给自己精神上的休息,说不定还能解决自己困扰已久的难题。但是千万不要以这种理由来沉浸其中,欲速则不达,想要的偏得不到,很多文艺工作者吸食毒品就是以“灵感”作为借口,就是很好的例证。
这种空白状态的顿悟的确跟做梦一样,难以记录。我们不妨可以在浴室里放防水记事本,经常使用手机录音来记录自己的思考,甚至随身带个小本子,以防发呆时候的想法忽然又飞远了。
当然灵感也好,顿悟也好,这些都是副产物。当你发现自己脑子不灵光,不够用的时候,你的身体已经在想你报警:该休息了!
好了,今晚就到这里,顺便说下洗澡时的另一产出,明天开始写新专题《创业的一百种可能》,记得先关注一秉的“秉烛夜谈”! 如果觉得不错请分享,我是一秉,大家晚安!





